万达家族的艰难转折父子俩在风波中的挣扎
哎,最近的商业圈又闹腾起来了。
万达集团卖掉了滁州万达广场,这事儿一出,就让人忍不住叹气。
王健林忙着止血,儿子王思聪却又因为夜店丑闻上了热搜。
父子俩仿佛同时掉进了泥潭里,互相拉扯着,谁也走不出来。
就像那句老话说的家和万事兴。
可惜,现在的万达家,似乎离这个境界越来越远了。
先说说万达的这一步棋。
7月30日,滁州万达广场正式被廊坊泽瑞通科技接手,王健林彻底退出了股东位子。
法定代表人、董事全换了,这动作可不小。
明眼人一看就知道,万达的资金链绷得紧,急需现金来填窟窿。
回想当年,万达可是中国商业地产的巨头。
王健林大手笔并购AMC影院,那场和马云的亿元赌约还被传得沸沸扬扬。
那个时候,谁能想到,这家帝国会走到今天的地步呢?
一切都从2017年开始变调。
房地产调控一收紧,万达就像被戳破的气球,气儿一下子泄了。
卖项目、套现海外资产,王健林开始了断臂求生的模式。
先是旅项目打包给了融创和富力,接着总部大楼都卖了。
快进到2024年,债务危机爆发,万达卖得更快了。
4月卖酒店管理公司,5月一口气甩掉48座万达广场,现在又轮到滁州。
每一笔交易,都像是王健林在拼命给自己减负。
他本想靠这个走轻资产转型的路子,把重心放在商业管理上。
道理听起来不错少扛重担,降低风险。
可现实呢?
转型之路走得磕磕绊绊。
卖掉48座广场后,本以为能缓口气,结果7月又传出万达商管股权被冻结。
钱的问题还没解决,麻烦却一个接一个。
而就在王健林为万达的未来焦头烂额时,儿子王思聪又给他添乱了。
不到两天时间,两条负面新闻接连炸开。
先是网红黄一鸣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喊话,说王思聪从孩子出生到现在就没看过一眼,甚至提到了可能重新找男朋友这种话。
黄一鸣还晒出了聊天记录和转账记录,证据摆得明明白白。
王思聪呢,从头到尾都没承认过这事儿。
这下,话题直接上了热搜,网友们吵成一片,都在说他是典型的有钱没担当。
我看着这些评论,不由得想起一句名言孔子说,父慈子孝,兄友弟恭,家里的和谐本该是这样的。
可现在,王思聪的举动,让人觉得这份责任感哪儿去了。
黄一鸣的事儿还没平息,王思聪又被拍到在日本夜店的画面。
视频里,他左手拍着一个醉酒呕吐的网红后背,像是安慰她,右手却搂着另一个女生热吻。
动作亲昵,旁若无人。
更讽刺的是,他当时已经有公开女友懒懒。
消息一出,懒懒的直播间瞬间被姐姐快跑的弹幕刷屏了。
这已经不是王思聪第一次出事了。
之前他和孙一宁的聊天,说想你的夜,被网友群嘲土味;愚人节开变形计玩笑,又被骂没分寸。
这些事儿一桩桩加起来,他的口碑早就碎了。
你说,这父子俩怎么就这么背呢?
王健林正忙着卖资产,试图让万达转型,可儿子的负面新闻一个接一个。
网友们把这两件事绑在一起说爹忙着卖祖产,儿子忙着闯祸,这家人是要把万达败光吗?
这种话传出去,王健林拉投资、谈合作就更难了。
就像莎士比亚在麦克白里写的 ambition often leads to ruin.野心是把双刃剑,万达的扩张曾带来辉煌,现在却成了负担。
王健林现在真是左右为难。
手里的牌越来越少,滁州万达卖了,48座广场的交易余波还没散,快钱金融的股权也在谈判中。
债务压得他喘不过气来,轻资产转型喊了几年,却因为儿子的丑闻,让万达的品牌信誉受损。
合作方见了万达,都得掂量掂量自家孩子都不管,做生意能靠谱吗?
王思聪呢,似乎没把家里的难处放在心上。
熊猫互娱倒闭,欠了一堆债;投资的爱洛星食品被列为经营异常;电竞项目看似风光,实际问题多多。
他依旧我行我素,觉得有万达的名头顶着。
可这名头,现在也扛不住了。
这事儿发展到这儿,简直是一波三折。
万达从巅峰到谷底,王健林的转型之路布满荆棘;王思聪的私生活问题,又像定时炸弹一样炸开了。
父子俩各自陷在泥潭里,谁也拉不动谁。
公众舆论像一把刀,戳得人心疼。
想想看,王健林588亿的身家还在,万达商管也撑着,王思聪的电竞版图或许还有机会。
但这些,都抵不过内外压力。
之前有人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,可现在,王思聪的负面一闹,这点底气也快没了。
万达的真的不好说。
王健林想全身而退,可商业和生活的双重压力,让人看不清出路。
就像那句中国谚语多行不义必自毙。
希望他们能警醒,找回平衡。
但在当下,这场风暴,还没到结束的时候。
读者朋友,你怎么看呢?
生活本就充满变数,愿每个人都能在风雨中找到自己的方向。
股票免费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