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79年,刘禄曾首次访问美国。在纽约的一家餐厅里,她正准备用餐,突然发现餐厅老板目光始终紧盯着她。她心生疑虑,未曾多想。然而,餐厅老板最终忍不住,走到她面前问道:“您是不是来自中国,姓刘,曾经去过朝鲜,是一名翻译吗?”刘禄曾心中一震,盯着眼前的美国人看了片刻,觉得他似曾相识。经过一番仔细观察后,她惊讶地问道:“你是伯特纳?”
“首长,非常高兴在这里再次见到您!”伯特纳激动地握住了刘禄曾的双手,眼里满是感激和泪水。两人相视而笑,往事如潮水般涌上心头——那是他们曾共同经历的朝鲜战场,曾经充满硝烟与战斗的岁月……
上甘岭战役,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最为艰难的一役。志愿军战士们在恶劣的环境下,面对装备精良的美军,顽强守卫了阵地长达43天,创造了现代战争史上最为典型的防守战例。然而,鲜为人知的是,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,竟然有一位名媛也全程参与其中——她就是刘禄曾。
展开剩余79%刘禄曾的家族背景显赫,曾祖父是晚清淮军著名将领刘秉章,父亲是一位银行行长。这样优渥的家庭条件,让她从小接受了严格的教育。她不仅学贯中西,还具备了卓越的见解和宽广的眼界。尽管家境优越,但在抗美援朝时,年仅22岁的刘禄曾毅然报名参军,加入了志愿军。通常,女性兵员在部队里多半担任文艺兵或者卫生员,但由于她出色的英语能力,刘禄曾被任命为翻译员,肩负起了翻译工作的重任。
那时,志愿军缴获了大量美式装备,其中很多标识和使用说明书都是英文,刘禄曾负责将这些文件翻译成中文。同时,她还参与了重要的外交接待和谈判,担任军首长接见外国政要时的翻译工作。凭借出色的翻译能力和严谨的工作态度,刘禄曾的表现得到了上级的高度认可,并且被委以更多艰巨的任务。最终,她被赋予了负责俘虏审讯和思想转化的重任。
对于那些被俘的美国士兵来说,面对一个年轻漂亮的中国女军官审讯,许多人表现得相当不敬。他们常常目光迷离、嬉皮笑脸,有的甚至对她吹口哨,做出一些极其无礼的举动。刘禄曾虽然气愤,但却保持着冷静,她明白,我军有着严格的纪律,不能对俘虏进行虐待,否则将对我方的国际形象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。因此,她耐心地与每一个俘虏交流,尽力找出他们心中的痛点,以便获得有效的情报。
刘禄曾不仅仅依靠单一的审讯技巧,她还通过深入了解每个俘虏的背景,来制定个性化的审讯策略。她会提前研究俘虏的年龄、家庭背景、受教育程度等,力求在审讯时有的放矢。比如对于那些黑人俘虏,刘禄曾会从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入手,打动他们的内心;对于受过高等教育的俘虏,她会着重讲解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变化,以及联合国的成立宗旨,来启发他们的思考。
她甚至用自己优美的嗓音演唱一些西方经典歌曲,如《欢乐颂》和《平安夜》,唤起俘虏们的思乡之情,增强他们对和平的渴望。通过她细腻的工作,越来越多的俘虏开始信任她,愿意配合她的审讯工作,她的转化率也极高。
然而,在所有的俘虏中,有一个人特别棘手——詹姆斯·伯特纳。这个美国士兵铁了心不肯配合,面对刘禄曾的审问,他要么沉默不语,要么胡乱回答,甚至对她发出讥讽。刘禄曾并没有急躁或气馁,她通过了解得知,伯特纳曾因偷盗罪被判入狱,在服刑期间被美国军方征召,接受了虚假的宣传。美方声称“中国正在侵略南朝鲜,征召犯人参战,立功可以抵消刑期”,伯特纳对此深信不疑,认为自己是为了抵抗侵略者而战。
刘禄曾耐心分析了伯特纳的思想根源,决定采取不同的方法来感化他。恰好,伯特纳在那段时间生病了,刘禄曾亲自照料他,带水送药,安排卫生员为他治疗。在中国军队的优待政策下,伯特纳逐渐感受到与自己在美军营地时截然不同的待遇。对比自己在美军中的卑微身份,他在中国军队中竟然被如此尊重与关照,这让他产生了深刻的反思。
有一天,刘禄曾在喂完药后,语重心长地对伯特纳说道:“你以前的偷盗是小罪,但如今你来到朝鲜参战,却犯下了大罪。你们并非来抵抗侵略者,而是被欺骗,成为了侵略的一方。”伯特纳愣住了,他愤怒地回应:“你们中国军队才是侵略者,我们是来抵抗你们的!”
刘禄曾耐心地给他解释战争的真相,并邀请已经被感化的美国俘虏过来作证。渐渐地,伯特纳开始认清事实,对中国志愿军的宽容与仁慈心怀感激。病愈后,他不再对志愿军保持警惕,甚至主动参与反战宣传,帮助更多的美军士兵认识到自己所处的误区。
随着上甘岭战役的爆发,刘禄曾主动要求前线广播英语广播,以便对美军展开心理攻势。虽然前线异常危险,即便不参与战斗也常常死于非命,但她坚持自己的申请,最终成为了上甘岭坑道中唯一的女性。她通过广播,用英语向美军士兵讲话,每当她开口,美军的枪声和炮火似乎总会暂时停息。久而久之,她被称为“战地夜莺”。
战争结束后,刘禄曾转业到了南京,成为了一名政府小职员,之后被调任南京海外旅游公司担任欧美部经理。1979年,她随吴贻芳博士赴美访问,没想到在一次聚会上,她竟然与自己曾审讯过的俘虏——詹姆斯·伯特纳再次相遇。此时,伯特纳已经是这家餐厅的老板,他在人群中一眼认出了刘禄曾。当他回想起当年她对他实施的俘虏政策,心中充满感激,便走上前去与她打招呼。
刘禄曾看到他时,感到无比惊讶与激动。三十年后,自己曾经审讯过的俘虏竟然在异国他乡再次相遇,真是命运的巧合。两人已经年过半百,面对往事,彼此相视而笑,往日的恩怨早已烟消云散,他们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友。
发布于:天津市股票免费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